最近瘦身界熱議的話題「生酮飲食」,什麼是生酮飲食?什麼人需要生酮飲食?生酮飲食能夠有什麼好處?如何開始生酮飲食?這邊簡單的來介紹一下:
在兩百四十九萬年以前,其實人類的飲食習慣就是所謂的「生酮飲食」,這時候的人們利用狩獵、漁獵獲取蛋白質及脂質的攝取,其餘的能量來源就是樹林中的野果和野菇、野菜,那時候還未有農耕,主要的熱量來源就是這些,而且還不是一天固定三餐,又沒有澱粉(米飯、麥)碳水化合物的時候,其實人類的能量都是靠「酮體」來提供的。
距今一萬年間,人類開始有耕種技術,產出了更有飽足感的米、麥及五穀類,這時候起由碳水化合物轉化的「葡萄糖」成了人們另外一個能量來源。五穀豐收也成了人們能夠吃飽吃好的冀望。這也讓人類的飲食來源更穩定,更有利於安居及繁衍後代。我相信那時候即使以碳水化合物為主食,但更多指的是低GI的優質抗性澱粉(地瓜、根莖類、糙米),而非現在所謂的白米、白麵粉這樣的精緻澱粉。我想這會不會比較接近現在飲食的另外一個選擇「低碳飲食法」(或稱減醣飲食)的一種概念。
當然在工業革命之後,經濟起飛,人類對於食衣住行都有了更高的標準,穩定的生活環境加上過於精緻的飲食,我們開始有了「營養過剩」、「肥胖症」等新名詞,但是讓一般人感到更艱澀的醫學名詞也陸續出現在生活當中「胰島素阻抗」「第二型糖尿病」「動脈粥狀硬化」......這些病症也逐年年輕化「腦栓塞」、「中風」、「代謝性關節炎」,我自己周邊的親朋好友才剛到三十而立的年紀,就有人已經可以拿慢性處方籤,要定期服用高血壓藥或是胰島素了。
醫療越來越進步理論上是讓人能夠有更長的壽命,但看向周圍,長壽的長者多深受好幾種慢性病困擾,即便延長了生命,但是醫療是否也能夠使得全人類更有品質的生活?醫療就是為了治療(即使太多病症無法治癒),那我們是否可以用不同於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來避免慢性疾病上身,在「治療之前用食療來調養身體」及「用食物來取代藥物」讓我們真的過上有質感的健康生活。我正在學習,也期許這樣的生活態度可以代代相傳。
#好的飲食習慣就是有病治病沒病強身
#想要找到另外一種能讓自己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笨蛋!病都是吃出來的
Ut ultricies imperdiet sodales. Aliquam fringilla aliquam ex sit amet elementum. Proin bibendum sollicitudin feugiat. Curabitur ut egestas justo, vitae molestie ante. Integer magna purus, commodo in diam nec, pretium auctor sapien. In pulvinar, ipsum eu dignissim facilisis, massa justo varius purus, non dictum elit nibh ut massa. Nam massa erat, aliquet a rutrum eu, sagittis ac nibh. Pellentesque velit dolor, suscipit in ligula a, suscipit rhoncus dui.
我每次下定決心明天要開始減肥的時候,我的內心就開始恐慌,深怕明天以後就會餓肚子然後又沒有足夠的食物可以吃,所以我就在睡前把我愛吃的食物像是人生跑馬燈一樣播放一次,本來是想要向美食告別的,事實是想完一圈我通常已經飢腸轆轆,還沒有到明天我已經想要放棄了。
40歲想要減重輕熟女
Taiwan Taipei
每個女生口袋裡面都有好幾十個減重秘方,我們也是最能接受失敗的高手,失敗了,變胖了,先大吃一頓再繼續研究更多的減肥秘技,人生還很長,減肥和運動永遠可以明天再開始,這就是能屈能縮的女力。
不要把目標設定的太難,就從妳現在就願意開始的一個小點開始就好,堅持下去才是我們應該畫線的重點。